南京首只!江北新区公募REITs正式上报
近日,以江北新区研创园孵鹰大厦为底层基础设施资产的“江北新区公募REITs项目”正式报送江苏省发改委,这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审核阶段。这是南京市首个公募REITs项目。
为抢抓政策机遇、盘活存量资产、让更多具有活力的资本参与享受基础设施发展红利,2021年10月,在国家证监会、国家发改委的号召下,南京市出台了《关于加快推进南京市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(REITs)试点工作的若干措施》,制定了十一条措施鼓励南京市公募REITs产品的申报和发行,其中重点鼓励园区类资产开展试点。
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,认真学习政策文件,第一时间分析梳理项目,积极主动参与试点。2021年11月,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孵鹰大厦公募REITs启动申报工作,为南京市首单正式启动的公募REITs项目。2021年12月,以江北新区研创园孵鹰大厦为底层基础设施资产的“江北新区公募REITs项目”正式报送江苏省发改委。
江北新区研创园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作为南京市率先启动、率先申报的试点项目,将进一步提升资本运作效率,促进产业集聚和高速发展,在盘活壮大国有资产、推动面向市场化的转型升级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。
孵鹰大厦
2020年4月30日,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《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(REITs)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》。时隔一年,国内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正式上市,标志着国内公募REITs试点工作正式落地。
为抢抓政策机遇、盘活存量资产、让更多具有活力的资本参与享受基础设施发展红利,2021年10月,在国家证监会、国家发改委的号召下,南京市出台了《关于加快推进南京市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(REITs)试点工作的若干措施》,制定了十一条措施鼓励南京市公募REITs产品的申报和发行,其中重点鼓励园区类资产开展试点。
江北新区研创园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,认真学习政策文件,第一时间分析梳理项目,积极主动参与试点。2021年11月,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孵鹰大厦公募REITs启动申报工作,为南京市首单正式启动的公募REITs项目。
2021年12月,以江北新区研创园孵鹰大厦为底层基础设施资产的“江北新区公募REITs项目”正式报送江苏省发改委。
“江北新区公募REITs项目”底层基础设施资产孵鹰大厦位于江北新区研创园,发行规模预计10亿元-20亿元。孵鹰大厦作为研创园发展“研创经济”的重要载体,面向芯片设计、智能制造、大数据产业等领域,充分发挥孵化器、加速器、中试平台的作用,成为园区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地。
孵鹰大厦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,入驻企业超200家,其中规上企业49家、高新技术企业71家、瞪羚企业6家、培育独角兽企业10家。2017楼内企业纳税总额便突破1亿元,成为园区首座“亿元楼”;2020年,楼内企业营业收入近30亿元。
研创园作为南京市率先启动、率先申报的试点项目,将进一步提升资本运作效率,促进产业集聚和高速发展,在盘活壮大国有资产、推动面向市场化的转型升级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。
南京市基础设施REITs试点工作
据REITs行业研究了解,2021年10月,南京市正式出台了《关于加快推进南京市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(REITs)试点工作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若干措施》)。该文件的出台,标志南京市基础设施REITs试点工作的提档加速和全面推开。
《若干措施》共包括五方面11条政策措施,具体来看:一是充分发挥各板块的主体作用;二是对基础设施运营投入更大关注;三是加大对相关主体的政策激励;四是强化区域联动;五是其他配套服务措施。
系列举措体现了南京市的特色和优势。与北京、上海、苏州、成都等地方文件相比,《若干措施》在工作范围、项目培育等方面突出南京特色和优势。在工作范围方面,注重与南京都市圈、长三角区域的联动发展;在项目培育方面,健全项目全链条管理机制,创新设置我市市级项目后备库。
《若干措施》以推进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为主要方向,立足于引导全市各单位将REITs作为能够持续运用的金融工具和融资渠道来认识,而不仅仅是一次性的融资行为,着力推动符合条件的资产单位依托REITs基金运营管理,推动国企、园区、平台优化资产配置,提高全市基础设施资产的证券化、市场化、专业化管理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