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0080-960 登录  |注册
选址中国 > 资讯 > 行业报告 > 葛翠:行业翘楚1年可对接30家企业,科技园销情最好、独栋最难

葛翠:行业翘楚1年可对接30家企业,科技园销情最好、独栋最难

2019-12-20 来源:选址中国 作者:选址中国

葛翠.JPG

由选址中国主办,赛迪网协的2019第三届中国产业园区新驱动力峰会于12月20日在北京召开,选址中国运营中心总经理葛翠出席并分享调研报告·《200位园区人眼中的2019》。

葛翠针对2019年园区人的市场感受、行业认知、从业者对职业发展的判断,回顾2019年产业园区的行业情况。最后,她也提出3个问题让参会人员进行讨论。

以下为发言实录:

葛翠:选址中国今年联合科创机构科创招商共同做了200多份的调查问卷,通过产业地产从业者对市场感受、行业认知和从业者对职业发展的判断,作为2019年的总结,以及预测来年行情。

在调研的过程中,我们发现从业者对行情的看法颇为两极分化。有的人就说“我太难了,明年可能更难”,有的人说“不要听那些唱衰的言论,北京地区差一点,长三角、珠三角还好,千万不要被这些言论带偏了”。

我们分析参与调研的从业者样本时发现,从地域来看,5%以上的业者来自北京、广东、上海、江苏和河北,来自北京的人最多,高达27%,其次是广东、上海这些城市,人数在8%到10%。北京和河北的业者合并起来约占三成。从供职的平台来看,参与调研的从业者里,45%是产业地产开发商;20%从业者在政府型园区里工作,16%从业者在商办类地产里工作,11%从业者在孵化器、众创空间和联合办公里工作,还有8%是供职在传统房企。

现在我们来看从业者对市场感受,40%的从业者认为行情一般;37.4%的从业者认为行情冷淡,认为很冷淡的从业者达到10%;众所周知,今年经济环境不那么乐观,可是在这种环境里,仍然有10%左右的从业者认为市场的需求旺盛。

一位从业者在2019年里大约对接多少家企业呢?数据显示,工作量最大的从业者对接的企业在30家以上,可是基本上每位从业者每月对接有选址需求的企业,工作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平均的。能在一年内达到30家企业对接量的话基本上是行业翘楚了。

转化情况方面,56%从业者告诉我们,最终能签约落户的企业是5家。虽然这个数字不那么乐观,可是也有一些园区出现了一家公司投资上百亿的情况。调研数据反映,招商成绩比较好,一年之内能签约30家企业的同行,普遍来自写字楼,来自产业园的就比较少了。

与去年相比,34%从业者认为不如去年,42%从业者认为差了很多,这两者加起来的比例达到75%,也就是3/4的从业者认为今年的行情比去年差一些。尽管对行情的看法上存在差异,可是高达92%的从业者都共同认为,市场竞争激烈,或者说是非常激烈,只有极少数的人认为市场竞争比较温和,或者自己没有感受到这种竞争的压力。200多位从业者里,只有10个人认为比较温和。

在行业认知方面,从业者认为,大部分企业会在1-6个月内做出选址决策,即从招商人员接触这家企业,企业表达明确的意向,一直到企业最后决定是否落户,大约6成企业在六个月之内就能够实现这个过程,可是也看到有1到3年比较长的流程。

接下来是比较有意思的问题,”从业者认为容易招商的物业类型是哪三种“、”从业者认为最难招商的物业是哪三种“。调研结论是,从业者认为最容易招商的物业分别是科技园区、厂房和仓储物流,最难的是写字楼,企业独栋和土地。

我们在进一步分析,科技园区和写字楼在功能和形态上都非常相似,都具有办公功能。这两种物业之间不同之处在于价格,因为科技园区的选址一般比较偏僻,以及有政策导向的影响,所以导致科技园区的价格一般来说比写字楼要便宜一些。在物业具有同等功能的情况下,企业受性价比和政策的影响,在选址需求上体现出明显差别。对于我个人来说,具有同等功能的物业,我更倾向于科技园区,这就导致科技园区的招商相对于写字楼来说是容易很多的。产业招商也较难觅到自己合适的载体,导致企业需求上升了,可是产业地产的供给却下降了,在厂房招商上体现得比较容易。物流仓储流转率很不高,一直是满仓运营的状态。“从业者认为最难招商的是写字楼、企业独栋和土地”挺有参考意义的,例如产业地产商一开始设计产品时,尽量规避建造企业独栋,毕竟在经济环境疲软的情况之下,从业者的招商引资压力也比较大。

我们本次调研也向从业者了解获客渠道。从业者反馈的意见里,排行第一的是中介渠道,第二是互联网平台,第三是同业交流,我觉得这里挺有意思的是同业交流,这可能是在别的行业里比较少见的,通过同业的交流来获得挺有意思的,写字楼这个行业在这方面渠道没有这么强的作用。再往下是老带新,以前已经入驻的企业,这个企业推荐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,或者关系比较好的其他的老板来到这个地方。然后是企业协会等社团组织。下面是政府部门的推荐、直接拜访,这三个比例大约相当的。

市场激烈如此竞争,各家园区和写字楼怎样获得竞争优势?调研显示,第一是政府扶持政策,从业者普遍认为园区如能争取到政府的政策支持,对整个招商都很有帮助。然后是地段和价格,在商业地产里,从业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地段、地段、地段。可是在产业地产里,我们发现政府扶持政策最重要。

在整个市场环境和行业的特点之下,从业者对产业地产的职业发展的判断又是怎样呢?我们本次在调研中发现,从年龄构成,现在70后和80后是招商引资的中坚力量,90后也已经入场;从工作年限来看,从事招商引资工作超过10年以上的占比达到了20%。综合这两个发现,我们可以得出:产业地产不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行业,行业对经验的要求还是很高的。从性别构成来看,男性从业者是女性从业者的3倍,处于一个很不均衡的状态。

我们在本次调研中发现,约12%的从业者年薪可达72万以上;约40%的从业者占比最多的是12万到24万。在未来三年的职业规划上,大部分的从业者希望继续在这个行业里深耕,这个比例大约是80%,也有25%从业者不满意自己身处的公司、平台或职位,表示在未来的一年里可能会跳槽到另一家公司,只有1.8%的从业者表示会转行。

从业者非常认可招商,约60%的从业者对招商的未来发展抱有乐观态度,只有34%从业者持一般化评价。

接下来我抛砖引玉提出三个问题:第一个问题,哪种产品真的非常有市场?第二个问题,哪种手段,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获得竞争优势?第三个问题,如经济持续下行,哪些客户具有韧性的,能够支撑明年的增长,最适合集中资源争夺他们?

以上是我的分享。谢谢大家!


编辑: 李欣

发布委托

姓 名:
手机号:
立即委托

热门新闻

推荐经纪人

热门楼盘

  • 中海时代广场

    北京石景山区 35000.00  元/㎡
  • 京印国际中心

    北京丰台区 8.00  元/㎡/天
  • 中信大厦

    北京朝阳区 13.00 - 18元  元/㎡/天